BAJA2018观赛小记,在路上

BAJA2018观赛小记,在路上

今年是巴哈比赛的第四年了,今年的第一站在襄阳,第二站在厦门,厦门太远了去不了,所以现在在去襄阳的路上。看了一下天气预报,比赛的这个星期襄阳貌似不会下雨。

三斗机械今年没有参赛,去年参赛时发现不参赛其实更合适,设计整车不是我们的专长,做车的时候还有别的活需要处理,特别焦虑。

去年的车G3比赛结束后就一直在角落里放着吃灰,不知道如何处理。我们还是安安静静的提供4130钢管,做一些加工更好,这样我在现场也有更多的时间看看各个学校的车,非常不专业的继续评车,刷知乎,当然如果有幸拍一些密西根的最新款赛车那就更开心了。

今年我现场看了一下环塔拉力赛,主要是跟着Tony,Trophy truck的设计师Eliot,还有越野E族的蒋波混在一起,大部分车队都不是很熟悉,因此都是在外围看一下那些身价不菲的赛车。环塔拉力赛最长赛段超过600公里,超过10个赛段,赛段有戈壁,有大沙山的沙漠,特殊赛段中很多赛车的时速超过180公里,赛道里的情况完全不可预测,能正常完赛就很了不起了,因此对赛车的动力,悬架行程,车身强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好消息是不少车队都武装了足以应对环塔魔鬼般赛段的赛车,坏消息是这些赛车没有一台是国内设计制作的,最多就是国内做一下车架组装。不少车队的国际化程度也很高,营地里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技师,车队有整套的运营管理,不管是营地还是后勤都非常可观。

我特别想了解一下这些专业的赛车,如果我不去美国或者欧洲,这些可能是我能见到的最专业的越野赛车了。环塔其实有专业的媒体报道,我在现场看到的媒体有越野E族,刁凡视觉,兔子图文等,也有湖南卫视之类的卫视,也有不那么专业地方台,当然各大车队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只是这些排版精美的文字图片赛车信息很少,能把车队的赛车拼出正确的名字就是非常好的了。其他都是各种大片,各种航拍,各种一骑绝尘的壮观场景,而对于没有自己的赛车的现状大家都避而不谈,谈的时候更多都是这台赛车售价是三百万还是五百万。

乌鲁木齐有时差,每天早上我都是按照在苏州的时间起床,吃了早饭在酒店里等车子,然后就在网上四处搜索各支车队车子的来历。收集到不少很有意思的图片,比如有的赛车的制作过程,还有组装好的赛车在机场等着空运过来。可惜的是后来工厂失窃,保存图片的电脑被偷,再后来搬厂,也就没有静下来整理任何环塔赛车的文章出来。

后来北电科已毕业的巴哈车队队员过来玩,他特别怀念在车队跟着老王加班做赛车的经历,毕业后在上海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依然很喜欢赛车。他的梦想就是组个车队继续做车参加类似环塔的越野拉力赛,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想法。

毕业了能进蔚来,博世等高大上的公司固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也可以继续折腾自己喜欢的赛车也是一个选择,只不过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说不定国内将来也会出现以技术为导向的车队参加环塔并且可以和那些顶级的赛车一较高下,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这些是今年环塔上看到的国外引进的赛车。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我们最近要做这个车架,原厂套件直接焊接,不过原车的焊接工艺相当精细,让人叹为观止